| 初樸 Protoplain |

想法來自於對於當代人心理與實質狀態的觀察,
希望將得到的反思實踐在建築規劃與空間設計。
我們期許創造的空間經驗,是藉由各種元素構築性、材料時間性,與生活經驗在各種尺度下疊合;
透過尊重地域性之建築設計,重新定義當代人與環境的關聯性。
並且找回人與人相處的溫度與價值,非物質、不因時代改變。

初樸關注"之外",而能找到建築的意義

NATURE element

臺灣西海岸的風。梧棲社宅

風,微微輕拂過偌大樹蔭,隱略分隔出南院內庭的社服空間,戶外公園宛如一處休憇聚所,北院內庭先是一座互動式遊戲場,孩子們能盡興暢遊,後透過一條緩坡道綿延向上的設計,讓居民熟悉的梧棲強風遂變得溫柔和緩、融入日常。位於五樓的「觀海溫室」,將早年鄰里「共居共享」的情份重拾,除了凝聚人群溫度,打破現代社會中分戶牆與樓層板在使用習慣與法規上的隔離,也為了讓人重新找回生活能力,夕陽徐風下,更添人與人之間鍵結的厚度。

竹林的演化。瀞座

本案配置於靠近木馬古道側,地勢較平坦處,與木馬古道合圍出一片竹林場域,作為鄰接主要入口的景點,希望置入一處供遊客休憩、行前解說、體驗活動的場所,在動線上刻意穿越既有竹林,使人們由動至靜,在穿越林間時踩踏在竹葉、腐土層上或觸摸竹子,開啟森林療癒活動的序幕。 

 穿過幽幽竹林,於林間的竹棚下歇息, 藉由竹、杉木屋面對入口處的人車聲降噪 沿著竹構造的紋理 將知覺引導到竹枝葉、天空、光影上。 坐一下,思緒漸漸地轉換到自然造物中。 

山谷的溪流聲。竹泊

在竹棚架下,可眺望、可聆聽、可呼吸、可冥想、可伸展,感受瀑布從正面而來磅礡的氣勢。以竹構創造大跨距空間,收集了八仙山的五感體驗。

整體造型為兩點支撐的12米大跨矩弧形棚架結構,構造方式會以鋼管圍塑整體外圈造型,透過8CM孟宗竹直立交叉編織構造,支撐起完整的弧形屋面。屋面力量透過網狀竹構造及鋼管,再傳遞到兩邊鋼樑,再分散至各三支鋼柱接合新的鋼梁基礎,再連結既有平台結構,分散力量避免產生應力過度集中的結構破壞行為。 

森林的樹蔭。沐竹軒

讓竹子半月彎曲,輕輕托起屋面,藉由風、光、竹、樹的感知融合,使觀者沐浴其中。在保留既有結構下,打開屋頂、延伸半戶外空間、立面視覺處理、增設無障礙廁所等,設計上新屋面採正面高背面低的單斜屋面構造,壓低步道遊客可探視的角度。

同時在立面上,創造如廁者視覺高度的圓洞及上簷設計,供觀看外部綠意,且外部遊客不好往內窺探。男女廁入口移除門扇,並配合走道端景,切除部份牆體以鋼柱補強,使視覺可穿透,觀賞外部環境的綠意。 

外界的綠光。迎竹軒

讓竹子排列成舞蹈的姿態,

讓竹編阻隔樹精靈的窺探,

讓風常動、光常映、鏡中常綠。

作為進入森林園區後,第一處如廁空間,本案以竹藝天花重新圍塑入口門廊意象,打開牆體使整體空間氛圍更融入環境,轉換為半戶外廁所,以竹編隔屏設計,融入竹藝美學,以泰雅族圖騰如「山」、「眼」、「交織」等作為竹編樣式,採四種不同編織法,前後錯落的排序,在保有隱私的隔屏下,保持空氣流動通透性,增加與山林環境之間的五官感受,成為山林便所。 

溪石上的葉舟。浮竹軒

溪邊公廁作為園區步道多向交匯的結點,是入口區段最大型的廁所設備。鄰側的無患子大石草地廣場,緩坡的地形伴隨溪流,亦可作為行前教育或活動推廣場所。

上方竹構屋頂,如葉子般的輕盈的漂浮著。屋頂使用全竹構造,以五段下拱型桁架排列,創造宜人的半戶外空間,左右兩側上掀式的屋頂設計,使內部通風及採光更有效率。改變使用者對於公共廁所陰暗潮濕且充滿臭味的普遍印象。使公廁也能成為融入地方特色、自然材料、設計美學的場所。 

中海拔山區的霧。竹虹 | 石壁竹創森計畫

雲嶺之丘停車場轉角處作為自然構築藝術設置點位,亦是遊客人群集合停留的廣場,「竹虹」回應了山脈、山嵐、霧氣等元素,呈現波浪狀造型的休憩亭,塑造來訪旅客映入眼簾的第一亮點。

以虹橋的大跨距空間作為設計發想,為利用木材自身強度及重量,透過榫接達成結構穩定。竹材極具彈性,原為三根木材搭接的單元,改以兩支竹材彎曲對接,利用竹材回彈的性質,將軸向桿件夾住固定,做為構造單元。單元延伸組裝,形成編織狀的大跨距結構。

ARTIFICIAL element

舊城區的風。味無味

由於一切根本在於自身覺察,因此本案組織一序列能自行演化的場景與現象,利用自然素材與傳統工法,將之重新演繹。引入風與日光讓空氣流竄,木、石、竹、植以各自姿態共存,隨時間醞釀成具有自性的空間,人身處於此而能體察。

歷史場域的水池。竹粼

本案基地位在製材所園區中,也是舊時製材所貯木池的池畔。昔日的製材所貯木池是當時周遭居民、孩童的重要生活場域,可做為對當時嘉義木業集體記憶的代表。竹子是種必須親自與其相處才能理解如何使用的材料,可作為一種逆向的構築,藉此提升建築與人的關聯。

本案在此置入一處能供人停留、眺望、沉思的空間,並延續竹子的彎曲狀態(Bending moment),如粼粼波光,藉由這種延續性的諧振,與此場域的時空對話,讓風、光、樹蔭皆能存於其中,與觀者最本初的感知融合。 

十字路口的交通。臺中劉宅

光合劉宅位在狹小且多邊形的轉角基地上,我們提出(Buffer)緩衝的設計思維,希望能藉由再定義建築皮層,來弱化外界自然與人造對住宅空間的影響。透過水平垂直遮陽板,更準確地描繪此種建築語彙在住宅能扮演之功能,成為功能性與精神性兼具的退休宅邸。 

 業主為年屆七旬的退休夫婦,在符合高齡者生活且保有既有生活習慣同時,打開基地的狹小限制,將結構與平面配置於兩側,中央空間無落柱形成可多元使用的公共空間,形成一個能讓自然光和諧的住宅。 

街屋各向的日光。洸庭

一進家門,就能望見天井灑下的通透光線,孩子們在樓上就能聞到廚房傳來的飯香,客餐廳緊密連結,會是未來承載最多家庭記憶的空間,微風恣意穿梭每個角落,完整了一家四口居住於此的美好想像。

保有家人間的隱密獨立性,讓各個空間關係緊密卻不疏離。再把聲音、光線、氣味、微風、和家的溫度串游起來就成了洸庭最動人的風景。“家”不只是一個既成的單位值,而是一個許願已久終將實現、獨一無二的新空間。 

都市山腳的夕陽。大明文創會館

都市山腳的夕陽。大明文創會館

田野的風與光。石岡詹宅

藉由理解自然與非自然的運作,順勢創造具有包容性的場域,

探就物質本能上的可能性,展露出被忽略的規律,一種大我的規律。

石岡果林中祖厝改建的60坪住宅,從事務農的長者與年輕家庭日常居住,三代同堂的住所。

一隅

因為建築有義務回應當代使用者實際需求與周遭環境的狀態,因此本案企圖打破過去的玻璃帷幕設計。

人不應該身處於如此耗能的空間,且淪為無意識的生財機器,我們希望將辦公行為真正被視作「人」的一種交流,舒適地感受光線、風、感知上視野、或打開無形的眼界,藉此提升工作的質地。

follow us on

Instagram

初樸建築師事務所

@pparchitects_tw

初樸建築師事務所

Protoplain Architects

豐原計劃

@remodernism_tw

凝視過去的未竟之夢,

來尋找當代的都市型態


Using Format